虚拟数字人商业化再进一步 产业培育向专业化突破

最新信息

虚拟数字人商业化再进一步 产业培育向专业化突破
2023-09-25 19:32:00
本报记者王丽新见习记者寇佳丽
  国内虚拟数字人的商业化模式探索正不断推进。
  近日,国产剧《异人之下》正在热播,而剧中演员“二壮”由虚拟数字人扮演一事引发热议。据悉,该数字演员名为“厘里”,是阿里大文娱技术团队自研AI技术生成的超写实虚拟数字人,具备细微表情变化、面部肌肉运动、眼神情绪交流等真人特质。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让虚拟数字人拥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力与语言交互能力,正加速为多场景、各行业赋能。”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虚拟数字人在国内娱乐领域的落地,不仅于技术进步有利,也有助于其自身商业化、产业化的进一步探索与实现。
  实际上,虚拟数字人目前已经为部分企业带来了可观收益。
  “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SaaS(软件即服务)化的数字人服务,从客户反馈看,经济收益都不错。例如,我们为南康海悦家具提供的数字人主播,使企业线上销售额同比提升了150%,用户平均停留时长500余秒。”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从资本端看,虚拟数字人无疑是2023年以来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同花顺数据显示,从年初至9月22日,虚拟数字人(885950.TI)板块已从772.74点涨至1008.84点,涨幅达30.6%。IT桔子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虚拟数字人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共发生25起,规模已超16亿元。
  从市场规模看,该赛道的产业前景十分广阔。艾媒咨询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数字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约1074.9亿元;2022年,这一规模为1866.1亿元;预计2025年可能达6402.7亿元,增速不容小觑。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产业预期的实现过程将与虚拟数字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夯实相辅相成。
  “从应用端看,一部分细分赛道的商业化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而另一部分细分领域的商业化模式仍有待探索。虚拟数字人的产业化很可能与上述进程同时推进,且以专业化为特征,即产业规模化最有可能在虚拟主播、虚拟客服等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且商业化探索更早开展的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如此回应记者。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名金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虚拟数字人的优势在于‘内容、场景与协同方’的适配。随着规模化应用的开启,虚拟数字人的产业化提速有望率先在特定服务型领域实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虚拟数字人商业化再进一步 产业培育向专业化突破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